友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YORSHINE

欢迎CAE咨询  TEL:186-7552-9529



详细内容

2025 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佛山启幕 全链创新加速千亿集群崛起

2025 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佛山启幕 全链创新加速千亿集群崛起

10 月 22 日,2025 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开幕,大会以 “创新领航氢链全球” 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氢能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制储输用全链条技术突破、产业生态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现场发布 8 项关键成果、签约 9 个重点项目,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 “中国氢能产业之都” 核心区,佛山南海区丹灶镇成为大会焦点,其发布的 4 项成果占据半壁江山。广东清能推出的 VL Ⅳ-240 燃料电池系统,搭载自研石墨金属复合双极板电堆,通过流体仿真分析优化流道设计,使 49 吨氢能重卡氢耗降低 10%,精准适配长途运输场景。广东济平新能源的氨转氢与氢转氨催化剂,经多物理场仿真验证,实现 400℃低温高效转化与能耗降低 30% 的双重突破,破解绿色氨能商用瓶颈。
制氢端的技术突破同样亮眼。大会同步披露,上海氢晨科技研发的全球首个海上千方级 PEM 制氢系统完成全功率测试。该系统借助流体仿真分析优化电解槽内部流场分布,减少传质阻力,将直流电耗控制在 4.3 千瓦时 / 立方米以下;同时通过结构仿真分析优化设备承重框架,使其重量仅为传统设备的 1/6,可抗强风浪冲击,为深远海风电制氢提供商业化方案,使海上风电制氢输送成本降低 30% 以上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成为产业落地关键。佛山仙湖实验室与绿动氢能联合研制的电化学氢纯化发生器,通过流体仿真模拟氢气提纯过程中的浓度场变化,优化分离膜结构,可提供 10 至 200 标方 / 小时提纯能力,填补高效氢纯化技术空白。现场展示的攀业氢能小包车,经仿真优化储氢系统布局,仅需 50 克氢气即可续航 100 公里,今年计划在南海推广 1.5 万辆,加速氢能民用化进程。更值得关注的是,签约项目涵盖顺丰百辆氢能重卡运输、醇氢船舶动力基地等领域,8 个项目落地丹灶,完善 “沿链经济” 布局。
产业生态的完善为创新提供支撑。佛山仙湖实验室燃料电池测试中心 “CMA+CNAS 双认证” 平台正式投用,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具备国际资质的氢能第三方检测机构,可提供流体仿真验证、结构强度测试等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丹灶已集聚氢能企业及机构超 70 家,形成涵盖八大部件、八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朝着千亿产业集群核心区迈进。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未来五年是氢能产业爆发前的 “窗口期”,需打通全链条生态才能把握机遇。本次大会发布的技术成果与签约项目,正是全链突破的生动实践。佛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大会为契机,持续强化 “制储输用” 全链条创新,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民生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当前氢能产业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技术瓶颈与成本高企并存:绿氢制取效率低、成本高,燃料电池双极板流场设计不合理导致功率密度受限,高压储氢中氢脆引发的结构安全风险更制约规模化发展,叠加基础设施布局滞后、行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产业商业化进程受明显拖累。CAE 仿真技术正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支撑,流体仿真分析与结构仿真分析更是在全链条发挥核心作用。制氢环节,通过流体仿真分析电解槽内流体流动路径与温度分布,可优化电极结构与冷却系统设计,提升制氢效率并延长设备寿命;西南交通大学团队便借助 Fluent 软件进行流体仿真,将仿生叶脉流场双极板的最大功率密度提升 74.4%,压降降低 95.1%。储输环节,利用结构仿真分析构建氢扩散 - 应力耦合模型,能精准预判高压氢气作用下储罐的氢脆风险与疲劳损伤,兰石重装在防爆仓研发中通过三维动态爆破仿真,确保了 700L 储氢气瓶测试的安全可控。燃料电池研发中,流体仿真分析可优化双极板流道的气体分布均匀性,结构仿真分析则能提升电堆封装的结构稳定性,广东清能的燃料电池系统便通过这两项技术的协同应用实现性能升级。更值得关注的是,仿真技术与数字孪生的结合,能构建液氢储运全流程虚拟镜像,实时监测流场与结构参数,为储运环节降本 40% 提供技术可能。这种 “仿真驱动创新” 的模式,正逐步破解氢能产业 “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 的痛点,为千亿产业集群的加速崛起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186-7552-9529
          深圳市龙华区和平路康乐大楼7号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CAE仿真解决方案

网站导航

www.yorshi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