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YORSHINE

欢迎CAE咨询  TEL:186-7552-9529



详细内容

固态电池技术新突破:可弯折 2 万次柔性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可弯折 2 万次的柔性固态电池,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突破提供核心支撑,有望重塑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应用格局。

作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方向,固态锂电池因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受关注,但传统产品存在电极与电解质界面接触差、离子传输效率低的痛点。此次研发团队创新聚合物分子设计,在主链同步引入离子传导功能的乙氧基团与电化学活性短硫链,制备出分子级界面一体化材料,从根源解决传统技术瓶颈。

该柔性电池性能表现突出:一是抗弯折能力达 2 万次,为折叠屏设备、可穿戴产品提供耐用电源方案,大幅提升终端设备便携性与使用寿命;二是将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 86%,可显著延长电子产品续航,为电动汽车续航突破奠定基础,缓解 “续航焦虑”。

从应用前景看,技术覆盖多领域:消费电子领域推动折叠设备、可穿戴产品向更轻薄、灵活方向升级;医疗领域为植入式设备提供轻薄稳定电源,改善患者使用体验;物联网与智能纺织领域可实现电池与布料集成,拓展智能设备应用场景。

在固态电池的高效研发设计中,有限元分析与仿真分析其优势显著:

材料研发端:仿真可模拟分子结构在应力、温度下的微观行为,预判离子传导效率与力学韧性,减少实体试错成本,加速新材料筛选;

结构设计端:针对 2 万次弯折需求,有限元分析能精准计算形变时界面应力分布,定位易开裂区域,指导 “弹簧网络” 等结构优化,保障电池形变后性能稳定;

性能优化端:可同步模拟充放电过程中电、热、力耦合效应,预测温度对离子传输的影响及热应力对寿命的损耗,助力散热与充放电策略优化;

产业转化端:通过仿真模拟量产工艺参数(如涂层厚度、压制压力)对性能的影响,快速确定最优生产方案,缩短实验室成果到量产的周期。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186-7552-9529
          深圳市龙华区和平路康乐大楼7号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CAE仿真解决方案

网站导航

www.yorshi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