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三维光电子芯片问世 有望突破数据传输瓶颈时间:2025-03-27 近日,一则来自美国科研界的消息在科技领域掀起波澜:哥伦比亚大学与康奈尔大学的科研团队协同攻关,成功研制出一款新型三维光电子芯片。这一成果于3月21日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迅速吸引了全球范围内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目光。 当下,无论是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还是持续迭代的高性能计算等领域,都面临着数据传输的瓶颈。传统技术在数据传输的能效和带宽方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这款新研制的三维光电子芯片,将光子技术与先进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电子技术巧妙融合,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从芯片的参数来看,其表现堪称惊艳。尽管芯片面积仅有0.3平方毫米,却在微小空间内集成了80个高密度的光子发射器与接收器。这一精巧设计,赋予了芯片高达800吉字节/秒的数据传输带宽,每传输1比特数据的能耗更是低至120飞焦耳,带宽密度达到5.3太字节/秒/平方毫米,远超行业现有水平。如此卓越的性能,无疑为数据高速、低耗传输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芯片还具备极高的产业化潜力。它的设计架构能与现有的半导体生产线无缝对接,这意味着在实现大规模生产时,可直接借助成熟工艺,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与技术难度,为其快速走向市场、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子技术凭借光低能耗、高带宽的特性,在光纤网络传输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此次与计算领域的融合,更是为提升计算能力开拓了新方向。新型三维光电子芯片集成的光子技术,有望构建超节能、高带宽的数据通信链路,打破不同计算节点间的带宽桎梏。这不仅能让AI系统运行更加流畅、高效,还可能促使分布式AI架构成为现实,助力AI技术迈向新高度。同时,该芯片对仿真有限分析(CAE)仿真领域影响深远,其高带宽和低能耗特性,可加快CAE仿真中数据传输,提升仿真速度,缩短复杂模型仿真时间;支持处理更复杂、大规模模型,实现更精准分析;降低CAE仿真设备能耗与运营成本;还有助于推动分布式计算架构在CAE仿真领域的应用,提高仿真扩展性与灵活性 。 哥伦比亚大学电子工程学教授Keren Bergman在谈及此次成果时表示:“我们的研究成功展示了一种能以极低能耗传输海量数据的技术,突破了传统计算机和AI系统数据传输的能源瓶颈。” 回顾此次科研历程,该合作研究得到了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达特茅斯学院等机构的大力支持,项目资金则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美国能源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 - E)提供,足见各方对该研究的重视。 展望未来,这款新型三维光电子芯片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除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可能在电信通信、分布式存储系统等领域引发变革,推动这些领域朝着高效、节能方向发展,为科技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