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东博会盛大开幕:CAE分析赋能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协同创新

作者: 友商科技186-7552-9529 2025-09-17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盛大启幕,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吸引全球目光。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缅甸总理纽梭、老挝国家副主席本通等多国政要出席开幕式,共探区域合作新路径。


本届东博会展览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3200余家企业携创新成果亮相,其中,人工智能(AI)专馆与新质生产力专馆成为焦点。近200家头部企业展出约1200项AI产品,涵盖AI+AR眼镜、开源大模型生态、防爆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数字经济展区内,云计算、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并行,而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专区则呈现无人机智能调度系统、卫星遥感应用等创新成果。这些展品背后,CAE分析、有限元分析、仿真分析等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正重塑企业研发与产业协作模式。


在制造业领域,CAE分析技术已深度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以东博会展出的航空航天设备为例,工程师通过有限元分析将飞行器结构拆解为数千个计算单元,精准模拟极端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与疲劳寿命,优化机翼与机身框架设计,使材料利用率提升30%;热仿真分析则帮助企业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难题,通过模拟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设计高效散热系统,将电池安全性提高40%。这些技术不仅缩短研发周期40%以上,更通过虚拟验证减少物理试验成本,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产业链协同创新层面,仿真分析技术正推动行业供应体系升级。在汽车零部件展区,某企业展示的一体化压铸模具,通过流体仿真分析优化金属液流动路径,将模具设计迭代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20天;电子企业借助电磁仿真技术提前规避芯片封装的信号干扰问题,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9.2%。通过数字孪生与云平台,上下游企业可实时共享仿真数据,实现从设计、生产到交付的全链条协同,加速构建敏捷高效的产业生态。


展会期间,多场高端论坛与技术交流会聚焦数字经济与仿真技术融合。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探讨AI政策协同,“中国AI出海独角兽之夜”发布行业榜单,而“仿真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则吸引了中汽研、华为云等企业专家,共同探讨仿真技术如何驱动产业链技术跃迁。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中强调:“CAE分析等技术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桥梁,对提升产业链韧性、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具有战略意义。”


第22届东博会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随着CAE分析、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深化应用,中国—东盟将加速构建以技术共享、数据互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链,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展会将持续至9月21日,后续还将围绕跨境供应链合作、智能制造等议题开展系列经贸活动,推动区域合作迈向新高度。


0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 电话
  • 留言
  • 信息
  • 首页
  • www.yorshi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