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引领,工业互联网与数字产业迈向新征程时间:2025-03-15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一举措意义重大,为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近年来发展迅猛,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从高铁到飞机制造,工业互联网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700家5G工厂、72家“灯塔工厂” 、1.7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连接工业设备超9600万台(套),培育340余个具有影响力的平台,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35万亿元,有力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跨越。 随着数据量指数级增长、算法模型复杂程度和精度逐步提高,数字技术对算力的需求呈几何倍数递增,算力成为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强大支撑。它不仅能促进要素资源的高效流动和精准适配,还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当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优化布局。“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持续推进,构建区域间协同联动机制,加快算力中心互联互通,促进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的形成。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是提升我国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数字产业集群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通过产业集聚与协同创新,形成强大产业合力。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数字经济发展迅猛,依托当地的产业基础与创新资源,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为达成上述目标,需多方协同发力。在政策层面,要强化产业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如实施“工业强基2.0”工程,突破基础技术瓶颈,推进AI与5G-A协同发展,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标准与安全体系;在企业层面,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培育数字化转型生态,通过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形式,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工业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展望未来,在政策引领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将步入快车道,算力资源布局持续优化,数字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竞争力增强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