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国际视觉影像产业展览会盛大开幕
7月17日上午,2025上海国际视觉影像产业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此次展会以“影像启新·融合共创”为主题,汇聚全球影像领域的精英力量,不仅展示了前沿产品与技术,更凸显了CAE仿真分析、有限元分析等工程技术在产业中的深度应用,为行业搭建起集产品展示、技术交流、商贸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展会将持续至7月19日。
展商与嘉宾云集,覆盖全产业链
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50家展商,涵盖影像设备研发、生产、软件服务等全产业链。国际品牌中,富士胶片、佳能、尼康、索尼携全系列产品亮相,本土企业如大疆创新、智云稳定器、极米科技等也带来核心技术成果。
嘉宾阵容同样亮眼,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国际影像技术协会(ICIA)主席Markus Steiner、华为终端BG影像产品线总裁李昌竹等行业领袖出席,围绕“技术驱动下的影像产业变革”展开多场高峰论坛。
新品技术集中亮相,仿真分析成研发核心支撑
展会上,多款融合前沿技术的新品成为焦点,而CAE仿真分析、有限元分析等技术正是这些产品实现突破的关键:
• 尼康Z5Ⅱ全画幅微单:其镜头组采用光学仿真分析技术,通过模拟不同光线波长下的光路折射,优化了7组11片镜片的排列角度,将边缘畸变率降低至0.3%以下;机身结构则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跌落、高温等极端环境,在保证轻量化(机身重量仅580g)的同时,抗冲击性能提升40%,续航能力延长至720张/次充电。
• 索尼ZV-E2S vlog相机:研发中运用CAE热仿真分析,对CMOS传感器与处理器的散热路径进行优化,解决了4K 60帧录制时的过热停机问题,连续拍摄时长提升至120分钟,满足专业创作者长时间工作需求。
• 大疆Ronin 6稳定器:通过有限元分析对碳纤维支架进行力学模拟,在承重提升至5kg的同时,重量减轻15%,配合CAE模态分析优化电机响应速度,拍摄时的抖动幅度控制在0.01°以内,画面稳定性显著提升。
此外,雷鸟V3 AI拍摄眼镜通过光学仿真分析优化AR镜片透光率,在强光环境下仍能保持85%的画面清晰度;爱普生SureColor P21000打印机则借助CAE流体仿真,精准控制墨水喷射压力,将色彩还原度提升至98%。
展会热点议题:仿真技术如何重塑影像产业
展会设置“工程仿真与影像产品创新”分论坛,成为全场焦点。论坛中,行业专家普遍认为:
• 加速研发周期:传统影像产品从设计到量产需18-24个月,而通过CAE仿真分析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80%的测试(如镜头抗寒性能、机身防水密封性等),研发周期缩短至12个月以内。例如佳能新款镜头通过仿真分析一次性通过2000次高低温循环测试,省去3轮实体样机迭代。
• 提升产品可靠性:有限元分析能精准定位产品薄弱环节,如某国产运动相机品牌通过仿真发现机身接口在剧烈震动下易断裂,优化结构后故障率从12%降至1.5%。
• 优化用户体验:光学仿真分析可针对不同人群的视觉特性(如近视、散光用户)优化显示屏参数,尼康Z5Ⅱ的“智能视觉适配”功能即通过该技术实现,能自动调节画面锐度与对比度,让不同视力用户都能获得清晰预览效果。
行业共识:仿真技术成未来竞争核心
多位嘉宾在演讲中强调,随着用户对影像画质、设备耐用性、场景适应性的要求提升,CAE仿真分析、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已从“可选工具”变为“必备能力”。据展会发布的《2025影像产业技术白皮书》显示,目前全球TOP10影像企业中,90%已将仿真分析纳入核心研发流程,产品上市合格率平均提升至95%以上。
本次展会不仅展示了影像产业的技术成果,更揭示了“虚拟研发+实体制造”的融合趋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
推荐
-
-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