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机场拦截充电宝二手平台大肆售卖,安全隐患几何?
近日,“机场拦截充电宝在二手平台大肆售卖”这一话题登上百度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自6月28日民航局实施充电宝新规以来,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以及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被禁止携带登机 ,大量此类充电宝被拦截在机场。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本应妥善处理的充电宝,竟出现在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批量售卖,部分卖家直言货源就是机场。
记者与一位来自深圳宝安的卖家约定线下自提,现场看到充电宝外壳上有机场相关标志,卖家表示其中部分是近期机场拦截的无3C标识充电宝。东莞塘厦镇的卖家也声称能提供大量“机场货”,甚至表示“要五千个都能搞得定”。这些无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通过线上二手平台、线下地摊以及县城、村镇的手机店等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据了解,这些充电宝从机场流出时一吨约9000元,经层层转手,利润可观,且不少卖家瞄准即将开学,将学生群体视为主要客户。
从专业技术角度,利用热仿真分析、CAE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充电宝尤其是劣质充电宝的安全性与危害性。在热仿真分析中,正常合格的充电宝在充放电过程中,其内部的温度分布会维持在一个安全的区间。通过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模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充电宝内部的热量能够有效散发,以保证电芯等关键部件不会因过热而受损。例如,采用较好散热设计的充电宝,在电芯与外壳之间会有良好的热传导介质,便于热量从电芯传导至外壳,再通过外壳与空气的热对流以及少量的热辐射,将热量散发出去 ,从而使充电宝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温度不会过高。
而劣质充电宝由于选材和设计缺陷,在热仿真中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内部电芯可能使用了劣质材料,这些材料的热稳定性差,在充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它们往往缺乏有效的散热结构,热传导路径不合理,导致热量在电芯内部大量积聚,无法及时传导出去;热对流方面,外壳材质可能不利于空气对流散热,或者内部结构设计阻碍了空气流通,使得热量难以散发。这样一来,在热辐射上,由于整体温度过高,会产生更强的热辐射,进一步影响充电宝的稳定性,最终可能导致外壳变形甚至起火爆炸。
CAE分析可以模拟充电宝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合格的充电宝在经过CAE模拟跌落、挤压等情况时,内部结构能够保持稳定,电芯等部件不会受到严重损伤,依然能够正常工作。但劣质充电宝在CAE分析中,一旦受到轻微的外力冲击,就可能出现内部线路断裂、电芯破损等问题。这是因为其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缺乏足够的缓冲和保护措施,无法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物理冲击。
有限元分析则从微观层面进一步揭示了充电宝的安全隐患。通过将充电宝的结构划分为无数个微小的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力学、热学等多物理场分析。在分析中可以发现,劣质充电宝的电芯材料在微观结构上存在缺陷,其原子排列不规则,导致在充放电过程中离子传输不稳定,容易引发局部过热。而且,在有限元分析中还能看到,劣质充电宝内部的焊点、连接部位等力学性能较差,在受到振动或者温度变化时,容易出现松动、脱焊等问题,从而引发短路等危险情况。
这些在二手平台售卖的机场拦截充电宝,多数没有3C认证,极有可能是劣质产品,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此前就有因使用劣质充电宝引发的起火事件,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格规范机场充电宝的回收处理流程,防止此类充电宝流入二手市场。二手交易平台也需加大审核力度,对违规售卖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充电宝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有3C认证的产品,切勿贪图便宜购买来路不明的充电宝,以免埋下安全隐患。
推荐
-
-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