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乘地铁配送,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

2025-07-16


7月14日,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内出现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场景:一个外形酷似北极燕鸥的机器人,正灵活地穿梭在站厅与站台之间,待列车进站,它熟练“登车”,最终将货物精准送至站内7-Eleven便利店。这是全球首例由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完成的配送货服务,由深铁集团与万科合作运营,标志着城市物流配送迎来重大变革。


近年来,深圳地铁网络不断扩张,“地铁+零售”模式蓬勃发展,目前已有300余座地铁站厅开设店铺,为近千万日客流提供便利 。然而,地铁商铺配送难题凸显,地面配送面临停车难、成本高的困境,且在早高峰时段,配送效率大打折扣。据7-Eleven地铁门店店长介绍,过去货物依靠地面交通送至地铁站,停车不便,运输至店内还常受早高峰影响,时间和人力成本高昂。


此次亮相的配送机器人,集成了AI调度算法、全景激光雷达、机械底盘等先进技术,由万科旗下万纬物流集成研发。其中,智能调度系统堪称“大脑”,它能依据服务门店的订单情况、具体位置、配送时间要求,结合地铁运力等信息,智能规划出多机器人、多门店情况下的最优配送路径。全景激光雷达就像机器人的“眼睛”,对站内地图进行全景建模,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也不会迷路。底盘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则赋予机器人“行动能力”,让其能够自主乘坐电梯进出站台、乘坐地铁列车,并准确识别列车到站。


据测算,仅需41台这样的机器人配合地铁运输路网,就能满足7-Eleven在深圳地铁所有门店旺季的配送需求。随着项目推进,未来地铁空闲运力将得到更充分利用,商铺门店配送效率也会大幅提升。深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地铁平峰时段空闲运力开展机器人配送,既盘活了地铁资源,也为新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此类配送机器人的高效研发离不开CAE仿真与有限元分析技术的支撑。通过CAE仿真,研发团队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机器人在地铁复杂场景下的运动轨迹、动力消耗及障碍物避让反应,提前优化算法逻辑与机械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则能精准测算机器人底盘、机械臂等关键部件在承重、振动等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确保结构强度与耐用性,大幅减少物理样机的试制次数,将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同时降低研发成本,为技术快速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深铁与万科的合作,是产业协同创新的典范,不仅为地铁商业运营开辟了新路径,也加速了万科物流业务向科技驱动转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推广,机器人乘地铁配送有望成为城市物流配送的新常态,为市民带来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0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 电话
  • 留言
  • 信息
  • 首页
  • www.yorshi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