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发布首款AR眼镜,开启智能穿戴新赛道
7月3日晚,小米在“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旗下首款AR眼镜,凭借创新设计与多元功能,为智能穿戴领域注入全新活力,也为消费者带来颠覆传统的智能交互体验。
小米AR眼镜在外观设计上独具匠心,采用经典威灵顿式D型方框,线条简洁流畅,适配亚洲人脸型,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时尚搭配都毫无违和感。眼镜镜框与镜腿采用航空级钛合金精密转轴,可外翻12° ,配合面框微调4°,有效解决传统智能眼镜夹头的痛点;同时支持IP54生活防水,无惧日常汗水与小雨侵袭。重量方面,裸框仅约40克,长时间佩戴也几乎无感。配色上更是别出心裁,提供黑色、玳瑁棕、鹦鹉绿三色半透明镜架,半透明设计隐约展现科技元素,彰显独特未来感。
功能配置堪称强大。它搭载1200万像素索尼IMX681高清主摄,支持2304×1728分辨率的2K级高清录像,配合EIS电子防抖技术,即使在动态场景下也能确保拍摄画面稳定流畅,实现“看到即拍到”的便捷记录体验。四麦克风阵列结合骨传导技术,在复杂环境中也能精准收音,有效提升语音交互与通话质量。音频上,配备1810双磁单元开放式放漏音扬声器,音量开到60%以下基本无漏音困扰,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音频需求,还可通过隐私模式进一步降低音量,保护隐私。
在AI交互与智能应用层面,小米AR眼镜表现同样出色。内置超级小爱同学,支持全语音交互,具备强大的图文识别、物体识别、植物动物识别和翻译能力。其中,同声传译支持中文与英语、法语、日语等10种语言互译;智能会议纪要功能可实时录音转写,并按多种模板自动提炼会议要点;还能通过拍照识别饭菜卡路里,助力健康生活管理。此外,记车位和扫码支付功能预计8月份通过OTA升级上线。
硬件性能上,小米AR眼镜采用高通骁龙AR1与恒玄BES2700H双芯架构。高通骁龙AR1芯片集成Hexagon AI处理单元和双ISP图像处理器,大幅提升影像处理速度与AI性能;BES2700H低功耗处理芯片则在低功耗场景下优化蓝牙音频功耗,使眼镜在混合使用场景下拥有长达8.6小时的综合典型续航,可连续播放8.5小时音乐或支持7小时通话续航,满足用户一整天的常规使用需求,USB - C接口还支持直播时边充边用。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AR眼镜深度融入小米智能生态系统,与小米手机、平板、智能家居等设备无缝连接。在微信视频通话、抖音直播等场景中,用户可在手机融合设备中心一键调用眼镜摄像头,切换第一人称视角,带来沉浸式体验;还能通过语音指令远程操控各类智能设备,真正实现智能生活的互联互通。
此外,针对近视用户,小米联合全国400家眼镜门店提供专业验光服务,支持定制明月光学镜片,还特别推出徕卡配镜服务,用户可自由选择线上下单邮寄或线下验光配镜。同时,该款眼镜创新引入电致变色技术,单色款镜片可实现四档遮光度调节,多色款能在黑、粉、蓝、紫四种颜色间切换,变色速度仅需0.2秒,接近波音787舷窗技术,轻松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光线需求,让用户无需额外佩戴太阳镜。
价格方面,普通版小米AR眼镜售价1999元,电致变色款2699元起。目前,产品已开启线下配镜服务,并在各大线上平台及小米之家同步预售,正式发货后将为更多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智能穿戴体验。
小米公司CEO雷军表示:“小米AR眼镜是我们探索智能穿戴领域的重要成果,它不仅是一款眼镜,更是一个随时随地的智能生活助手。我们希望通过这款产品,让科技以更自然、更便捷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未来,小米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拓展AI技术在智能穿戴设备上的应用边界。”
随着小米首款AR眼镜的发布,智能穿戴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变革。其创新的功能设计、强大的AI交互以及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有望推动智能穿戴设备从单纯的功能配件向全方位生活助手转变,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AR智能眼镜凭借其智能性,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由于其集成了复杂的影像、计算、交互等功能模块,在结构设计、产品续航、产品重量与用户体验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若要找到最优设计方案,需在保证功能的同时,平衡好各方面的需求,而CAE仿真分析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目前,AR智能眼镜普遍存在散热不佳、产品发烫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通过热仿真分析,工程师可以模拟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热量分布与传导路径,优化内部元器件布局,改进散热结构设计,从而提高散热效率,降低设备表面温度。这不仅能提升用户长时间使用的舒适度,更能保障设备性能的稳定性,增强产品的可靠性,推动AR智能眼镜行业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推荐
-
-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