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天气警惕峡谷效应”登上热搜,专家:CAE仿真助力解析危害
近日,“大风天气警惕峡谷效应”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关注与讨论。当气流从开阔区域流入峡谷、两山之间的山口等狭窄地形时,因空气质量无法大量堆积,便会加速流过,致使风速增大,而流出峡谷后,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一现象被称为“峡谷效应”,也叫“狭管效应”。在城市中,高楼大厦之间的狭窄通道同样可能引发该效应。那么,狭管效应究竟会对人体和物体造成何种破坏?借助CAE仿真分析,我们能一探究竟。
CAE仿真分析,即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它能够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各种物理现象进行精确分析。在研究狭管效应时,运用CAE仿真分析可以构建不同的场景模型,模拟气流在狭窄空间中的流动状态,进而直观地呈现出狭管效应对人或物体产生的影响。
从对人体的影响来看,根据相关测试,城市中刮六七级大风时,狭管效应能使高楼间瞬间风力达到12级 。在这种强度大风下,人体受到的推力可达465至596牛顿,约相当于两个成年男子的推力,足以将人吹倒。通过CAE仿真可以清晰看到,当行人处于狭管效应区域时,强风会对人体的平衡和稳定性产生极大干扰,使人行走困难,甚至可能被强风吹倒,进而导致摔伤、骨折等严重伤害。若被吹倒后又遭遇高空坠物,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在对物体的破坏方面,CAE仿真分析显示,狭管效应产生的强风对建筑物、广告牌、电线杆等物体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对于建筑物而言,强风可能会破坏其外立面,如吹落外墙瓷砖、玻璃幕墙等,不仅影响建筑美观,脱落的碎片还会对行人安全构成威胁;若是建筑结构设计未充分考虑狭管效应的影响,强风甚至可能对建筑主体结构造成损害,降低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那些安装不牢固的广告牌在狭管效应的强风作用下,极易倒塌或被吹落,砸伤行人或车辆。电线杆等户外设施也可能因强风而倾斜、折断,导致电力供应中断,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CAE仿真分析让我们更直观、深入地了解了大风天气中狭管效应对人及物体的危害。面对狭管效应潜在的危险,大家在大风天气应尽量避开高楼间的狭长通道等容易产生狭管效应的区域。相关部门和建筑设计者也应高度重视,借助CAE仿真等技术手段,充分评估狭管效应的影响,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户外设施建设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狭管效应带来的危害。
推荐
-
-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